多肽裂解儀的操作使用涵蓋設備校準與準備、試劑與樣品處理、裂解反應執行、產物純化及設備維護五大核心環節,多肽裂解儀具體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:
一、設備校準與準備
部件完整性檢查
開機前檢查電源線、反應器、泵、閥門等部件是否完好,確保無破損或松動。例如,若發現反應器密封圈老化,需立即更換以避免裂解過程中氣體泄漏。
確認溶劑儲液瓶與氣體管道連接緊密,無泄漏。檢查壓縮空氣(AIR)壓力是否在60-100psi,氮氣(N2)壓力在5-10psi。
參數校準
根據實驗需求預設裂解溫度、壓力、流速等參數。例如,酶解裂解時溫度需精確控制在37℃,波動范圍不超過±0.5℃。
定期校準溫度傳感器(每半年一次,誤差需控制在±0.2℃以內)和壓力傳感器(每年一次)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
設備預熱
打開合成儀電源,將設備預熱至設定反應溫度。預熱時間因設備型號和溫度而異,需耐心等待。
二、試劑與樣品處理
試劑準備
準備裂解液(如TFA/水/三異丙基硅烷=95:2.5:2.5)、活化試劑(如HBTU、DCC)、溶劑(DMF、DCM)等,確保所有材料新鮮且純凈,避免雜質引入。
確認試劑無沉淀或變質,建議使用前過濾試劑,并標注開封日期,過期試劑及時廢棄。
樣品預處理
對高黏度或含顆粒物的樣品進行離心、過濾等預處理,防止堵塞裂解腔或損傷泵體。例如,未預處理的樣品可能導致泵體磨損率增加40%。
三、裂解反應執行
樹脂與氨基酸固定
選擇合適的固相載體(如Rink Amide Resin),用二氯甲烷(DCM)溶脹樹脂,去除雜質后抽干備用。
將目標氨基酸與活化試劑混合,形成活性酯后投入反應器,與脫保護的氨基結合形成肽鍵。
裂解反應
加入預冷的裂解液(如TFA混合液),室溫攪拌2小時。裂解過程中需實時監控溫度、壓力等參數,發現異常及時停機檢查。
裂解結束后,放出反應液,抽濾除去樹脂,并以TFA等溶劑洗滌樹脂3次,合并濾液。
四、產物純化
濃縮與沉淀
將裂解液轉入旋轉蒸發儀中室溫濃縮至小體積,加入甲基叔丁基醚(MTBE)使多肽析出。
通過離心(10,000rpm,10分鐘)收集沉淀,用冷乙醚洗滌3次,干燥得粗肽。
高效液相色譜(HPLC)純化
使用C18反相柱進行純化,流動相A為0.1% TFA/水,流動相B為0.1% TFA/乙腈。梯度洗脫條件下(0-30分鐘內B相從10%升至60%),收集目標峰。
經HPLC純化后,多肽純度可從85%提升至98%。
五、設備維護與保養
日常清潔
每次使用后,用去離子水沖洗反應器內壁,去除殘留裂解液和蛋白質碎片。對于頑固污漬,可使用含酶洗滌劑浸泡后刷洗。
每周用75%乙醇或0.1%次氯酸鈉溶液對管道進行循環消毒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消毒后需用氮氣吹干管道。
易損部件更換
每3個月檢查密封圈彈性,若出現硬化或裂紋需立即更換。每1-2個月更換進氣過濾器,防止灰塵進入設備內部。
對泵體、閥門等運動部件每季度加注專用潤滑油(如硅基潤滑脂),減少摩擦磨損。
長期存放管理
不使用設備時,將其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避光的地方,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。確保設備遠離腐蝕性氣體和液體。
在設備金屬表面涂抹防銹油(如凡士林),并覆蓋防塵罩。